在人工智能推動下,如今人臉識別技術正迎來愈加廣泛的應用。人臉識別的身影不僅覆蓋了大街小巷,也在更多服務領域為人們帶來便捷生活。不過,在數百億的大市場下,我們也需要關注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的切實需求,推動行業與市場的規范化,保障發展可持續性。
近兩年,隨著人工智能煥發“第三春”,迎來了新風口,人臉識別技術也隨之獲得了重要突破,開始在安防等領域廣泛應用。
今年8月底,倫敦大都會警署正式上線了人臉識別系統。在警局開始利用該系統協助維護治安時,卻發生了尷尬的一幕,僅一天時間就因為識別失誤出現了35次問題,逮捕錯了30人。這次事件讓不少民眾對人臉識別產生了疑問,這樣的技術水平適合應用嗎?這不是搗亂嗎?
其實,我們需要認識到,任何技術在使用過程中都需要經歷一個磨合、適應的過程,即使已經普遍應用,也受到產品品質、應用水平、操作水平和現實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因此,這一例事件并不能說明人臉識別技術就如此“不堪大用”,只能說是一個頗為心酸的小插曲。
實際上,如今人臉識別技術不僅廣泛應用于機場、火車站、住宿樓等公共區域,也應用于視頻監控、甚至衛生間抽紙箱這樣的“平凡之處”。而今年以來,人臉識別技術又開始在電子支付、智能手機等場景得到“重用”,繼續拓展其商用版圖?梢,人臉識別技術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問題,反而大受市場的認可與歡迎。
“開疆擴土”的人臉識別市場踩足油門,持續加速,前景廣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已超過10億元,預計到2021年將有望達到51億元左右。這份數據顯然比較保守,而另一份更為樂觀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約為123.74億元,預測2018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超過400億元。
風口之上,資本涌動。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7月,域內企業商湯科技宣布完成4.1億美元B輪融資,而上海依圖科技與北京曠視科技則完成了C輪融資,金額分別為3.8億元人民幣與1億美元。
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的人臉識別領域仍然處在“補課”的階段,發展空間仍然十分巨大。除了上述提及的應用場景,未來,人臉識別技術還有望在教育、金融、衛生、邊檢、建筑、辦公、監獄等諸多領域獲得更加普及性的應用。因此,更大的爆發還遠未到來。
不過,雖然人臉識別技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安防等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大規模的人臉識別技術普及,對于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也是具有威脅的。在大數據重要性日益提升的今天,運營人臉識別設備的企業可以收集到大量公眾的個人信息,而當前個人隱私被非法出售的情況非常嚴重。
因此,國家應當加快在人臉識別等新技術應用方面的立法,規范企業在收集、儲存、利用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加強對于公眾生物信息的保護,加大對非法售賣個人信息行為的打擊力度。唯有胡蘿卜與大棒并舉,辯證地看待新科技、新產品的發展,才能促進這個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此外,企業也應該主動擔負社會責任與法律義務,切實維護公眾隱私安全,規范應用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收集行為,并安全儲存信息數據,在合法、合理范圍內進行使用。
人臉識別的浪潮顯然已經蓋過了指紋識別、數字密碼等其他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有望會成為未來世界的標志性應用之一。我們寄希望于新科技到來產生的變革與積極作用,能夠為人類實現更好的生活而服務,而這也是人類堅持創新、進步的最大驅動力。
轉載-“刷臉”刷出百億市場 人臉識別發展需規范化
發布日期:2017-09-18 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 瀏覽次數:2596
- 下一篇:如何選擇到實用的壓力傳感器
- 上一篇:低溫閥門試驗和檢驗注意事項
同類資訊動態
- 碳酸鈣磨粉機改性沉淀后應用于造紙說10-18
- 我國電網規模領跑世界10-06
- 轉載-“刷臉”刷出百億市場 人臉識別09-18
- 前7月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09-08
- 滾筒生物質炭化爐設備應用到多種行業09-02
- 轉載:國內工程機械用內燃機累計銷量08-26
- 2016年我國軸承加熱器行業環境分析08-19
- 轉載-這五年,習近平引領中國在國際08-14
- 轉載-人民日報七論“7•26”重08-07
- 慶祝“八一”--建軍節的由來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