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整個行業所面臨的危機,各大企業都在積極思考對策,而分析認為,綠色戰略或將有助于工程機械電器企業緩解當前所面臨的困境,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注入活力。
綠色戰略主要體現在提高產品的能源效率,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以及降低產品的排放標準等三個方面。這幾個方面的發展,對于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著直接的貢獻。
提升產品的能源效率意味著降低產品的油耗。而油耗水平的高低,是用戶在購買工程機械電器設備時考慮的關鍵因素之一。
以對裝載機市場的調研結果為例,大約62%的裝載機用戶將油耗水平列為在購買時重點考慮的因素,這一比例在輕載工況的用戶中更高。
研發節能技術,降低產品的油耗,對于獲得用戶的青睞,提升市場份額有著明顯的幫助;蛟S正是基于這一點考慮,龍工和臨工在今年相繼推出了D型和L型等節能型號的裝載機產品。
而三一重工在上海寶馬展上推出其新款C9系列挖掘機時,也首先介紹了它突出的節能優勢。
其次,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發展再制造業對于企業獲得價格優勢,發展長期客戶以及吸引中小客戶有著明顯的幫助。
再制造業利用廢舊產品作為新產品的原料,在材料和能源的投入方面,相比直接生產新產品將減少60%以上。
這一巨大的成本優勢,必然使企業在價格競爭中占據主動。同時,企業為獲取廢舊機器而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將有利于留住目前已有的客戶。
另外,企業在回收舊機器方面的政策,也將使中小企業客戶從中受益,從而吸引更多中小企業客戶。
這是因為大部分中小企業用戶的業務量并不穩定,在宏觀經濟形勢低迷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如果能夠以穩定而合理的價格將使用后的舊機器出售給廠商,這將大大緩解中小企業購買機器若干年后出現閑置狀態的困擾,從而提升他們購買機械電器設備的傾向。
全球工程機械電器巨頭卡特彼勒公司從再制造業中獲益頗豐,而最近三一重工在四川再次投資1億用于建設再制造業基地,也可見其大力發展再制造業的決心。
降低產品的排放,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工程機械電器產品的出口。2012年國內工程機械電器市場表現沉悶,但是,工程機械電器產品在出口方面卻表現尚佳。
據海關總署的統計,今年1-8月,起重及工程用機械電器類產品出口總值達230.5億美元,增長21.1%。在國內需求趨于飽和的不利局面下,走出國門將成為不少企業尋求增長的方向。
不過雖然出口數據喜人,但其中不乏隱憂,其他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或許是最大的阻礙。而其他國家對于限制我國工程機械電器產品進口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提高排放標準要求。
所以,研發減排技術,降低產品排放對于國內工程機械電器企業而言也是刻不容緩。
2012年,國內的工程機械電器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但或許這場寒冬,也為未來工程機械電器行業的“綠色”拉開了序幕。